
近些年,改名成了很多师范类高校的共同趋势值得投配资,医学类院校也不例外。目前已有多所医学类院校把改名为“某某大学”作为目标。最近,位于河北承德的承德医学院也传出有望实现升格为“大学”的消息。
承德医学院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承德市三所本科高校之一(另外两所分别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在承德地区的本科教育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创办的冀东军区卫生学校,后来经历了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热河医学院、承德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等阶段,到了八十年代初定名为现今的承德医学院,并沿用至今。如今,学校拥有五个第一类学科的硕士授权点,学科实力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竞争力。
不久前,有网友在网络上咨询,承德医学院是否被纳入河北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河北省教育厅给出的回复明确指出:已经将承德医学院“更名为大学”的事项纳入河北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之中,教育厅也将积极引导学校,力争尽快达到“大学”设置标准,早日实现正式的更名。
展开剩余64%从省教育厅的回复来看,承德医学院的确获得了政策上的大方向支持,前景明朗。不过就当前情况而言,学校距离真正达到“大学”设置标准还存在一些短板,还需要继续努力完善相关条件。
那么,若承德医学院真的改名,新的校名会是哪个呢?目前有两种呼声比较高的选项。
第一种是“承德医科大学”。这是最常见的改名路径,也是审批时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向,因为不少同类院校就是采用这一名称升级,如蚌埠医学院改名为蚌埠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改名为遵义医科大学。因此,“承德医科大学”被视为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
第二种是“河北第二医科大学”。考虑到河北已经有一所“河北医科大学”,将学校改名为“河北医科大学”或“河北第一医科大学”的难度较大,改成“河北第二医科大学”则较为现实。以“河北”为省名前缀、用“第二医科大学”来形成等级感和区域定位,听起来更有气势,符合提升学校定位的需求。这样的改名还可能让学校从地市级向省级“跃升”,在外部认知上更易获得较高的认可度。
当然,也有人担心名字里带有“第二”二字,感觉有些生硬。其实并非如此例外: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在国内排名常年名列前茅,其前身就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再如北京地区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也为人所熟知,显示“第二”并不一定会影响名声,反而可能带来历史感与权威感。
你怎么看?你觉得承德医学院未来更名为“承德医科大学”还是“河北第二医科大学”更合适?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发布于:天津市恒正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